4年來,她風里來雨里去,走遍了蒙陰縣所有的村莊,走進每一個孤困孩子家中,了解經濟狀況,并進行力所能及的幫助。她,就是蒙陰縣關工委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團長吳楠。她先后榮獲“中國老區脫貧巾幗標兵”“山東省三八紅旗手”“臨沂市優秀女企業家”“老區新紅嫂”等榮譽稱號。
吳楠到蒙陰縣善愛特殊學校為孩子們送來食品。(資料圖片)
吳楠和孩子們到武警中隊參觀。(資料圖片)
“掛帥出征”戰孤困
2018年,沂蒙六姐妹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楠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,她希望能幫助蒙陰縣的孤困兒童走出困境。在市關工委、市慈善總會、市關工委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及蒙陰縣各部門的支持下,2018年5月20日,蒙陰縣關工委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者服務團(以下蒙陰團)成立,吳楠擔任團長。
蒙陰團成立了,吳楠又發出征集信息,很快,一支擁有300名志愿者的隊伍也建立起來了。隨后,吳楠的辦公室成為了幫扶孤困兒童志愿者辦公室,沂蒙六姐妹食品有限公司的倉庫也開始用于愛心物資周轉發放。近4年來,她風里來雨里去,走遍了蒙陰所有的村莊,走進每一個孤困孩子的家中,了解他們的經濟狀況,并進行力所能及的幫助。蒙陰縣200多名孤困兒童的資料都裝在吳楠心里。
近4年來,蒙陰團共走訪孤困兒童683名,幫扶358名,其中孤兒34名、事實孤兒149名、貧困兒童175名,已與217名孤困兒童進行了一對一對接;300余名志愿者參與了幫扶活動,陪護時間近13萬小時;為蒙陰縣300余名孤困兒童爭取到救助金共計88.03萬元,爭取衣服、生活和學習用品等物資7600余件套。
在走訪中,吳楠發現,有些孩子家里甚至連一個像樣的枕頭都沒有,于是她就把自家的床送給了孩子,并買了一批枕頭放在家里,每次去看望孩子就帶上幾個,她的細心呵護讓孩子們感到了家的溫暖,孩子們親切地稱她為“吳媽媽”。
身先士卒當表率
吳楠帶領蒙陰團骨干成員多次參加各級培訓和網上研修,多次召開專題會議,研究方案,解決遇到的難題;市關工委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安排的各項工作,吳楠都帶頭落實,迅速傳達執行,并積極參加學習培訓,提升自己幫扶水平。
建團初期,蒙陰團岱崮分團因離縣城遠缺少志愿者,吳楠就親自兼任團長,翻山越嶺一個一個村莊摸排,每天天不亮就出發。在摸排中,吳楠發現,有2個孩子因父母多年前去世,手續方面不齊全未能落下戶口。吳楠積極聯系縣鄉鎮民政部門,為其解決落戶問題,經過近一年的努力,終于為2個孩子落下了戶口。蒙陰團云蒙湖分團力量薄弱,她就親自帶隊幫助其順利完成了摸排建檔任務。每當有志愿者打來電話或發來信息,吳楠都是及時回復,及時給志愿者指導和幫助。大家紛紛表示,跟吳楠團長干,心里有底氣。
疫情期間,吳楠鼓勵志愿者利用多種不需要接觸的形式與孩子溝通。許多志愿者利用手機和微信,一直與對接的孩子保持著聯絡。為確保孩子們的線上學習質量,吳楠爭取了54臺小霸王學習機,并很快送到孩子手中。
為孤困兒童扶志
在吳楠的努力爭取下,蒙陰縣又成立了孤困兒童之家,免費為孤困兒童培養特長,還組織了讀書沙龍,舉行家庭教育專題講座,轉變孤困兒童監護人的觀念。
2020年4月18日至5月8日,蒙陰團組織66名孩子參加了志愿者香香老師開展的“好孩子線上演講營”,吳楠精心準備了獎品發放給孩子們。2020年5月16日至17日,吳楠又組織16名孩子參加了市關工委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為期2天的“匯聚仁愛,點亮心燈”第二屆手牽手圓夢行動特訓營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
2020年11月份,蒙陰團常路分團舉辦了“兒童詩歌創作心理沙龍”活動,現場請來專業作家趙西偉授課指導,常路分團和垛莊分團的部分孤困兒童及志愿者的孩子參加,每個孩子都現場創作了詩歌并朗誦,現場氣氛活躍,活動圓滿成功。2021年春節期間,在吳楠的關心下,蒙陰團組織孤困兒童勵志線上免費學習班,每天早上聽志愿者王明香老師講勵志公益課。
蒙陰團垛莊分團對接的張家富因為父親高位截癱、母親心臟病發作住院需要照顧,不能按時到校上課。吳楠了解情況后,立即向市關工委孤困兒童心理輔導志愿服務團匯報,并在志愿者中開展募捐活動,請了雇工照顧其父母,讓張家富安心到學校學習。后來,張家富的母親去世,吳楠又積極聯系蒙陰福壽仁康醫養院,將張家富的父親接去免費住院治療。吳楠還推薦張家富到臨沂育杰學校免費就讀,徹底改變了張家富的學習和生活。
一直行走在公益路上
吳楠創業20年來,心里不僅時時想著家庭困難的孩子們,還累計向社會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100多萬元。
20多年來,南京路上好八連,青海、西藏邊防哨所,拉練部隊營房,打井工程兵施工現場,都留下吳楠的身影;春蕾計劃、母親水窖、汶川地震、蒙山火災現場、抗疫一線都有她的愛心捐助。扶貧路上,她始終沖鋒在前面。吳楠對轄區里家庭較為困難的300多戶軍屬進行了煎餅技術扶持;2016年,與建檔立卡的60戶困難戶簽訂了幫扶合同,給每戶提供了價值2000元的優質種苗、化肥,共計12萬元,使困難戶人均年增收3000元,幫他們逐步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。
臨報融媒記者 梅香玉